滿江紅 中秋夜潮

   宋代史達祖
鯨魚網(wǎng)提供關(guān)于宋代史達祖的滿江紅 中秋夜潮詩詞、滿江紅 中秋夜潮詩句等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,同時還有唐詩宋詞、古詩三百首、唐詩三百首、現(xiàn)代詩、詩詞名句、元曲、文言文、詩人等古代詩詞大全

滿江紅 中秋夜潮

宋代 - 史達祖

萬水歸陰,故潮信盈虛因月。偏只到、涼秋半破,斗成雙絕。有物指磨金鏡凈,何人拏攫銀河決?想子胥今夜見嫦娥,沉冤雪。光直下,蛟龍穴;聲直上,蟾蜍窟。對望中天地,洞然如刷。激氣已能驅(qū)粉黛,舉杯便可吞吳越。待明朝說似與兒曹,心應(yīng)折!

滿江紅 中秋夜潮詩詞賞析

【注釋】:

史達祖本來是一位“婉約派”的詞人。前人之所以盛贊他 ,主要是因為他具有那種婉麗細膩的詞風(fēng)。其實,他的詞風(fēng)并不局限于“ 婉約 ”一路。象這首詞,就抒發(fā)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見的豪氣激情,在風(fēng)格上也顯得沉郁頓挫、激昂慷慨,這就可以大大幫助我們加深對其人、其詞的全面了解。

中秋海潮,是大自然的壯觀景象。早在北宋,蘇軾就寫過《八月十五看潮五絕》,其首絕曰:“定知玉兔十分圓,已作霜風(fēng)九月寒。寄語重門休上鑰,夜潮留向月中看 ”。南宋辛棄疾也寫過《摸魚兒·觀潮上葉丞相》等上乘之作。史達祖這首題為“中秋夜潮”的《滿江紅 》,在某種程度上看,就正是繼承蘇、辛“豪放”詞風(fēng)之作,它寫出了夜潮的浩蕩氣勢,寫出了皓潔的中秋月色,更借此而抒發(fā)了自己胸中的一股激情,令人讀后產(chǎn)生如聞錢塘潮聲擊蕩于耳的感覺。因為是寫“中秋夜潮 ”,所以全詞就緊扣海潮和明月來寫。開頭兩句“萬水歸陰,故潮信盈虛因月”,即分別交待了潮與月兩個方面,意謂:水歸屬于“陰”,而月為“太陰之精”,因此潮信的盈虛——潮漲潮落,皆與月亮的圓缺有關(guān)。這里所用的“歸”和“盈虛”兩組動詞,就為下文的描寫江潮夜?jié)q,蓄貯了巨大的“勢能”。試想 :大江東去,這其中本就蓄積了多少的“力量 ”?,F(xiàn)今,在月球的引力下,它又要返身過來,提起它全身的氣力向錢塘江中撲涌而去,這更該何等壯觀驚險!故而在分頭交待過潮與月之后,接著就把它們合起來寫:“偏只到,涼秋半破,斗成雙絕”。意為只有逢到每年的中秋(即“ 涼秋半破”時),那十分的滿月與“連山噴雪 ”而來的“八月潮”(李白《橫江詞》:“浙江八月何如此?濤似連山噴雪來”),才拼合(“斗成 ”:拼成 )成了堪稱天地壯觀的“雙絕”奇景。它們“ 壯”在何處、“奇”在何處呢?以下兩句即分寫之 :“有物揩磨金鏡凈”是寫月亮,它似經(jīng)過什么人把它重加揩磨以后那樣,越發(fā)顯得明亮澄圓;“何人拏攫銀河決 ”是寫江潮,它就象銀河被人挖開了一個缺口那樣,奔騰而下。對于后者,我們不妨引一節(jié)南宋人周密描繪浙江(即錢塘江)潮的文字來與之參讀,以加強感性認識。《 武林舊事》卷三《觀潮》條里寫道 :“浙江之潮,天下之偉觀也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。方其遠出海門,僅如銀線;既而漸近,則玉城雪嶺,際天而來。大聲如雷霆,震撼激射,吞天沃日,勢極雄豪 ?!敝劣谇罢撸ㄖ星镏拢瑒t前人描寫多矣,無須贅引??傊?,眼觀明月,耳聽江潮,此時此地,怎能不引起驚嘆亢奮之情?但由于觀潮者的身世際遇和具體心境不同,所以同是面對這天下“ 雙絕”,其聯(lián)想和感觸亦自不同。比如宋初的潘閬,他寫自己觀潮后的心情是“別來幾向夢中看,夢覺尚心寒”(《酒泉子》),主要言其驚心動魄之感;蘇軾則在觀潮之后,“ 笑看潮來潮去,了生涯”(《南歌子》),似乎悟得了人生如“ 潮中之沙”(“寓身化世一塵沙”)的哲理;而辛棄疾則說:“滔天力倦知何事?白馬素車東去。堪恨處,人道是、子胥冤憤終千古”(《 摸魚兒 》),在他看來,那滔天而來的白浪,正是伍子胥的幽靈駕著素車白馬而來!但是史達祖此詞,卻表達了另一種想象與心情 :“想子胥今夜見嫦娥,沉冤雪?!边@里的一個著眼點在于“雪”字:月光是雪白晶瑩的,白浪也是雪山似地噴涌而來,這豈不象征著伍子胥的“沉冤”已經(jīng)洗雪干凈!——張孝祥《念奴嬌·過洞庭》寫時近中秋、月夜泛湖的情景道:“素月分輝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 ?!庇衷疲骸肮鹿庾哉眨文懡员?。”這實際是寫他“通體透明”、“ 肝膽冰雪 ”的高潔人品。史詞的“子胥見嫦娥”則意在借白浪皓月的景象來表達伍子胥那一片純潔無垢的心跡,也借此而為伍子胥一類忠君愛國而蒙受冤枉的豪杰平反昭雪。按嘉泰四年五月,韓侂胄在定議伐金之后上書寧宗,追封岳飛為“ 鄂王”;次年四月,又追論秦檜主和誤國之罪,改謚“ 謬丑”。韓氏之所為,其主觀目的姑且不論,但在客觀上卻無疑大長了抗戰(zhàn)派的志氣,大滅了投降派的威風(fēng),為岳飛伸張了正義。史達祖身為韓侂胄的得力幕僚,他在詞里寫伍子胥的沉冤得以洗雪,恐即與此事有關(guān)。它使我們明白:史氏雖身為“堂吏 ”,胸中亦自有其政治上的是非愛憎,以及對于國事的關(guān)注之情。

下闋繼續(xù)緊扣江潮與明月來寫。“ 光直下,蛟龍穴”是寫月,兼顧海:月光普瀉,直照海底的蛟龍窟穴;“ 聲直上,蟾蜍窟”是寫潮,兼及月:潮聲直震蟾蜍藏身的月宮。兩個“ 直 ”字極有氣勢,極有力度,充分顯示了中秋夜月與中秋夜潮的偉觀奇景。“對望中天地,洞然如刷 ”,則合兩者寫之:天是潔凈的天,月光皓潔,“地”是潔凈的“地”,白浪噴雪;上下之間,一派“洞然如刷 ”,即張孝祥所謂“表里俱澄澈”的晶瑩世界。對此,詞人的心又一次為之而激動萬分、“ 激氣已能驅(qū)粉黛,舉杯便可吞吳越。待明朝說似與兒曹,心應(yīng)折 !”這前兩句,正好符合了現(xiàn)今所謂的“ 移情”之說。——按照這種“移情論”,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物我雙方是可以互相影響、互相滲透的。比如,把“我”的情感移注到“物”中,就會出現(xiàn)象杜甫《春望 》“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”之類的詩句;而“物”的形相、精神也同樣會影響到詩人的心態(tài)、心緒,如人見松而生高風(fēng)亮節(jié)之感,見梅而生超塵脫俗之思,見菊而生傲霜斗寒之情。史詞明謂“激氣已能”、“ 舉杯便可”,這后兩個詞組就清楚地表達了他的這種激氣豪情,正是在“光直下”、“聲直上”的偉奇景色下誘發(fā)和激增起來的。——當(dāng)然,這也與他本身含有這種激氣豪情的內(nèi)在條件有關(guān)。在外物的感召之下,一腔激情直沖云宵,似乎能驅(qū)走月中的粉黛(美人 );這股激情又使他舉杯酌酒,似乎一口能吞下吳越兩國。這兩句自是“ 壯詞”。一則表現(xiàn)了此時此地作者心胸的開闊和心情的激昂;另一則——如果細加玩味的話,也不無包含有對于吳王夫差、越王勾踐這些或者昏庸、或者狡獪的君王,以及那當(dāng)作“美人計”誘餌的西施的憎惡與譴責(zé),因為正是他們共同謀殺了伍子胥!所以這兩句雖是寫自己的激氣與豪情,但仍是暗扣“月 ”(粉黛即月中仙女)、“潮”(吳越之爭釀出子胥作濤的故事)兩方面來展開詞情的,因此,并不能視為走題 。末兩句則“ 總結(jié)”上文:若是明朝把我今夜觀潮所見之奇景與所生之豪情說與你輩(“兒曹 ”含有輕視之意)去聽,那不使你們?yōu)橹哪戵@裂才怪呢!詞情至此,達到高潮,也同時戛然中止,令人如覺有激蕩難遏的宏響嗡嗡回旋于耳畔。

 
反對 0收藏 0打賞 0
 
更多>猜您喜歡
成語大全
好詞好句
網(wǎng)站主頁  |  在線字典  |  成語大全  |  詩詞名句  |  作文大全  |  英語學(xué)習(xí)  |  歇后語  |  網(wǎng)站地圖  |  網(wǎng)站留言  |  違規(guī)舉報
tmac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