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辨菽麥的成語故事
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厲公荒淫無道,經(jīng)常濫殺無辜,群臣經(jīng)?;ハ鄡A軋。大臣欒書、中行偃在寵臣匠麗氏家里活捉晉厲公,并在兩年后處死晉厲公。由于晉襄公的大兒子是白癡,連豆子、麥子都分不清,只好立其小兒子周子為晉悼公。
成語不辨菽麥
成語名字:不辨菽麥
成語發(fā)音:bù biàn shū mài
成語解釋:辨:分清;菽:豆類。分不清豆子和麥子。形容愚昧無知;或指缺乏實際生產(chǎn)知識。
成語出處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八年》:“周子有兄而無慧,不能辨菽麥?!倍蓬A注:“菽,大豆也。豆麥殊形易別,故以為癡者之候?!?/p>
成語繁體:不辨菽麥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含貶義,比喻脫離實際,缺乏常
成語結構:動賓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菽,不能讀作“jiāo”。
近義詞: 愚昧無知、 目不識丁
反義詞: 博學多才、 學富五車
成語例句:世間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。(郭沫若《銀杏》)
不辨菽麥的成語接龍
進可替不 -> 不辨菽麥 -> 麥丘之祝
不辨菽麥的相關成語
挑撥離間、吳牛喘月、看風使舵、敬老慈幼、眾議成林、外強中干、不愧不怍、屈打成招、枝布葉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