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
成語名字: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
成語發(fā)音: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
成語解釋:探:探測;安:怎么。不進老虎窩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
成語出處: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呂蒙傳》:“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常用程度:一般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賓語、分句;指只有經(jīng)歷艱難才能成功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復(fù)句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:古代成語
近義詞: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成語接龍
進可替不 -> 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 -> 子不語怪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成語故事
三國時期,吳國大將呂蒙15歲時,偷偷地跟隨呂當隨軍打仗。呂當看見后立即大聲呵叱他要他回家,呂蒙就是不聽。戰(zhàn)后呂當回家告訴呂蒙的母親。呂母十分生氣要懲罰他,呂蒙說:“家里貧窮十分艱難,如果打仗立功就能得富貴,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